相隔千里的两位“拾忆者”15:31来自别再说懂我
大家好,我是陈燕,来自南京大学。下面,由我来为大家讲述与信件相关的那段过往。
半个月前,我怀着满腔热血来到中国家书故事项目组,满怀信心地开始了寻找家书之旅,却经历了一个又一个打击———信在老家没法拿,保管不妥善而破损严重……眼看着截止日期渐渐逼近,却突然有一位高中同学联系我,说她的爷爷听说了“家书故事”后很感兴趣,并且主动提出提供书信。这样突如其来的惊喜让我在高兴之余也对这位爷爷产生了好奇,竟然会主动参与,这该是怎样一个有情怀的人啊。
取得联系后,我曾试图与这位爷爷直接沟通,但无奈爷爷说着一口地道的家乡方言,我实在是听不懂,只好委托同学充当翻译,耗费了一个星期,这个故事才渐渐清晰起来……
首先我看到的是这个信封,没有什么破损,可见主人的爱惜程度。寄信人来自江苏,而收信人也就是这位名叫周留栓的爷爷却远在河南,相隔千里的人又是怎么扯上牵连的呢?而同样令人好奇的还有这不同寻常的地方“人民公社旧址”,这是什么意思呢,问号越来越多,让我迫不及待地想了解他们的故事。
读完了信,我大概了解了事情的原委。也是十年前的一个秋天,这位江苏的陈先生给素不相识的周老先生写了一封信,请求分享周老先生分享他所收藏的关于人民公社的资料。这样一封充满了时代感与回忆感的一封信着实令人触动,这位周爷爷究竟是何许人也?
在我询问那位同学时,她显然很为此骄傲,“我爷爷现在住的地方,也就是河南省遂平县嵖岈山,在年党中央决定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后建立了当时第一批人民公社,被称为‘天下第一社’,我爷爷亲眼见证了它的兴起与衰亡。”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我在百度百科上查找相关资料时竟意外发现了嵖岈山人民公社的踪影。原来这个公社在年率先提出了较为系统完整的试行章程,并且登上了红旗杂志,成为全国人民公社效仿的对象,其中建设公共食堂的构想更是引发了一股“食堂热”。说是“第一个人民公社诞生地”可真是一定都不为过呢!
初步了解之后,我迫不及待地想见见周爷爷,在征得他的同意后,我们进行了视频聊天。那天他穿着一件藏青色老式中山装,脚上一双帆布鞋,虽已年过花甲,但却精神矍铄,满脸笑容,非常亲切。他住在一间十几平米的小屋里,但却有一个很大的书架,上面有各类书籍和他自己订阅的《河南日报》、《驻马店日报》、《新闻老兵》等报刊。在这其中,我看见了一份孤零零摆放在一旁的报纸,赶忙请周爷爷拿起一看,才发现就是信的开篇提到的《江南晚报》。爷爷仿佛知道我想问什么,立刻打开了话匣子,经同学翻译后,大意如此,“当年是今日头条找我做的一个专访,纪念第一个人民公社诞生地,因为这个事我记得特别清楚,就说了很多。我年纪大了,玩不来这些电子媒体,还是收到这封信才知道原来转载到了《江南晚报》上,就托人买了一份,也好做个收藏。”
“那爷爷,信上说你收藏了很多人民公社的资料,我能看看吗?”我追问。
听及此,周爷爷眼里似乎也冒出了光,加快脚步领着屏幕中的我来到了另外一个地方——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纪念馆。铁门外的墙上用大红油漆刷上八个大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这,可以说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深入人心的一句话。进去之后,我看到里面分为办公楼、农场、学校、食堂几个部分,虽然经过几次修缮,却也不难看出历史的印记。还没等我提问,周爷爷就主动讲了起来:“本来这个地方已经被废弃了的,但我每次经过这里的时候啊,总是想起以前那些事,就跟信里写的一样,吃大锅饭,跟爹娘到地里一帮人一起干活,不知道哪一天开始,村里人都不爱说话了,学校里的老师也走了很多……最后,公社废除了,就再也没人来这里了。所以我就想,这些事不能只有我记得啊,等哪天我走了,这些事可不能跟我一起埋了。”于是,年开始,周爷爷开始着手建立纪念馆,四处搜集资料和一些老物件,慢慢地让这个地方、这段历史被更多人了解。
周爷爷说这话的时候才真的露出了一种老人的神态,微微眯着眼,像是在回忆,又带着一些不舍,语气也渐渐低沉。感觉到气氛有一些伤感,我紧接着转移话题:“爷爷,你有想过会有人专门向你要这些资料吗?”
听及此,爷爷嘴角立刻弯了起来,大声说道:“这我是真没想到,当时拆信的时候我高兴得的手直哆嗦,真的很多年没有收过信了啊。读完之后,我就觉得遇到知音了,一想到跟我隔那么远的地方还有一个人跟我有着相同的回忆,有着一样爱收藏的心,就感觉心里面暖暖的。虽然是一个年龄比我还大的老头子,哈哈。”
爷爷说到信的时候笑得像个三岁大的小孩子,还做出了当时拆信时手哆嗦的样子,这种简单的开心瞬间感染到了我。从信里可以看见了解到陈先生那时是个教师,而周爷爷还只有12岁大,无论是年龄还是距离,两人本该这辈子都不会有交集,却因为一段尘封的历史而遇见了彼此。
这样难得的遇见让我更加好奇这段故事后来的走向,我便问道:“那您有给他寄资料吗?你们后来还有书信来往吗?”
“当然了,人家都那么恳切了。再说,我这也不是什么值钱的玩意,有人愿意看,我高兴还来不及呢。我们现在基本上每年都会写几封信,也就聊聊一些生活琐事,身体状况好不好,儿女子孙怎么样,最近有什么新的爱好啊什么的。前年他还邀请我去江苏玩玩,用你们年轻人的话叫什么来着……”
“面基?”
“对对对,但是江苏离这得有近千里了吧,现在出去不还得要什么健康码吗,我可弄不来。再说了我这把老骨头也怕是折腾不起啊了,哈哈哈哈。”
和周爷爷聊了近两个小时,这个和蔼又带着点风趣的老头儿怕耽误我时间,匆匆赶催我去学习。
结束通话后,我再次读了一遍这封信,不禁又有了很多新的想法。
我们从小学语文,学会了怎么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学会了书信的格式,可我们却几乎从不写信。而陈先生写的这封信,称呼语的格式不规范,《江南晚报》的符号也不对,甚至文章中还有错别字,但我们却能轻易读出他倾注其中的真情实感,并为之动容。
我们了解中国的历朝历代,可以清楚的地讲出抗日战争的每个阶段,知道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每一次调整,但我们却不曾去真正走入一段历史。而信中的两位先生,都热衷收藏回忆的两个人,你可以说他们是活在过去的时代遗民,但我更愿意称他们为守护历史的“拾忆者”。尽管那段岁月是被否定的,是失败的,是不堪的;但于当时人而言,它是鲜活的;于后来人而言,它是有益的。
不忘来处,方知去路。希望看到这封书信的你和我都能秉承着这种情怀,以笔会知音,以史济后人。一个人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样,走得再远,也要记得回头看看。每一段记忆,每一段历史都值得被珍藏,被品味。它构成了你的过去,也将以一种或激励或教训的姿态陪你走到未来。
家书原文如下:
周留栓先生,您好!
我从“江南晚报”(转载的)上见到一篇报道,题目是“第一个人民公社诞生地”。
作为人民公社诞生的亲历见证人,描绘出他的全过程,对你来说,对我来说都是历历在目。如果不是这样的描写,有的我还记不清了。我们虽是相隔百里千里,但确实那时的情景,同出一辙。比如说公社的管理机构按团营连排设置的,我还真是已经忘了的。那时我已当教师,也到大食堂吃过大锅饭。那时因为是军事化管理,记得稍微不注意说错一句话,便要集中教养改造思想。记得我父亲在劳动的时候,就土地深翻提了一点意见,便得到了两天的教养。仔细想想,好好回忆这件事,蛮有意思的。
你在文章中的最后部分(提到),为做纪念收集了不少关于人民公社的资料留给后人作学习、作纪念。(您)真是一位有心之人,有远见的人,有历史观的人,值得我学习。这也是我写信的一个目的,我希望在您所收集的这些资料中,能否给我寄上一部分,有的可以复印,有的可以拍成照片,有的可以……让我也得到享受和快乐,或让后人得到教育和教训。
不知先生是否能如我的愿。
我俩随相隔千里,但同是一个时代的人,同是一个中国的人,同是一个喜欢收藏的人。请帮助我吧,不要让我失望。时间长短不要紧,有什么要求可以提出来协商解决。盼来信,来资料。
祝: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陈俊夫
.10.16
作者
陈燕
美编
温喻
图片来源
作者提供、网络资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3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