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年秋冬间在皖北自驾考察禹文化,在怀远高速公路服务站很偶然地看见它的地方文化介绍展览中讲到“花鼓灯”,说这是“由涂山大禹文化、淮河文化和楚文化衍生出来的艺术”……

大禹文化是我本次的考察的对象,淮河文化当然也包含了淮涡之神无攴祁,接下来就是包含了楚汉相争的楚文化。

垓下遗址的地上层面是楚汉相争最后的战场,而地下考古却发现它还有相当于大禹时代的龙山文化……基于此,我便决定顺涡河南下,在返程时特地驾车到乌江摆渡过长江……

但我认为要说清楚垓下和乌江,先须从“鸿门”和“鸿沟”说起——

鸿门在今陕西省临潼区新丰镇鸿门堡村。

秦末天下大乱。公元前年的七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起义,其它的反秦武装纷纷响应,其中有两支力量最为显眼,一支是项梁项羽叔侄领导的,另一支是刘邦领导的。其它起义武装则大都是六国贵族。

项梁听取了谋士范增的建议,在民间找到了已沦落为羊倌的楚怀王的孙子熊心,拥戴他为“新楚怀王”。新楚怀王向刘邦和项羽当面约定,兵分两路进军秦朝的都城咸阳,许诺“谁先攻入咸阳,就封谁为关中王。”正当项羽率江东“八千子弟”与秦军主力决战时,刘邦却乘隙绕道打进了咸阳。

等到项羽歼灭秦军主力后到得函谷关前,有人劝刘邦把守函谷关不让项羽进来。项羽一到见此情景,大怒,立刻命大将英布攻关,破关后项羽亲率大军进入关中,驻扎于鸿门。

刘邦手下有一个左司马曹无伤,偷偷向项羽告密说:“刘邦想要占据关中称王,让秦王子婴为相,窃据所有财宝。”

项羽一听又大怒,说:“明日让士兵们饱餐一顿,一起击溃沛公刘邦之军!”

谋士范增指点他说:“刘邦在山东时,贪财好色。如今入了关,居然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可见此人其志不小。我派人观望那边的气象,有五彩龙形,这是天子之气!赶紧出击他勿要错失良机。”

其时刘邦兵马十万,与项羽四十万大军对峙,明显处于劣势。

项羽有个叔叔叫项伯,是刘邦谋士张良的老朋友,他听说项羽要去攻打刘邦,唯恐张良有失,就连夜赶到去告知张良,要他快点逃走。张良迅即报告了刘邦。刘邦赶紧备酒,并在觥筹交错中与项伯订下了儿女亲家,最后要项伯回去跟项羽说自己将登门解释。

第二天,刘邦带着张良、樊哙和一百多名随从到鸿门见项羽,一见面,刘邦就说:“我与将军合力而攻秦,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自己也想不到能先入函谷关破了秦朝,能够再次相见将军于此。现在有小人离间之言,叫将军与我产生隔阂。”

项羽见此情景,居然觉得过意不去,对刘邦说:“这都是你军中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要不然,我何至于此?”

……

接着摆宴喝酒,席间,范增几次向项羽使眼色,并且举起身上佩带的玉玦要项羽下决心杀刘邦。可是,项羽竟回避范增的目光,不作任何反应。

范增看出项羽不忍,便出帐找项羽的堂兄项庄说:“大王碍于情面,恐怕会误事。你赶快进去给他们敬酒,之后舞剑助兴,趁机把刘邦给杀了。今日不杀刘邦,明天你们都将是他的阶下囚。”于是项庄进去敬酒,说:“军营里没有什么娱乐,请让我舞舞剑,以助各位的酒兴吧。”说完就拔剑起舞,慢慢靠近刘邦。项伯看出了项庄要害自己的亲家翁,便起身说:“我们对舞吧。”说着拦住项庄不让其靠近刘邦。

刘邦一看苗头,借口上厕所溜出,在帐外吩咐张良代为告辞,自己则在亲随保护下抄小路逃回军营。

张良挨到刘邦该到家了,才回到帐中对项羽说:“沛公酒量小,刚才喝醉了,先回去了。他吩咐我奉上白玉璧一双,敬献给大王;白玉杯一双,敬献给大将军。”项羽问:“沛公现在在哪里?”张良说:“听说大王有意责备他,他独自离开鸿门,此时已经回到军中了。”项羽接过白玉璧,放在席上,范增接过白玉杯,摔在地上,拔出剑来,把白玉杯砸得粉碎,说:“唉!你们这帮无知的小子,不能共谋大事。将来夺取天下的,一定是沛公刘邦了。”

刘邦回到军营,立即杀了内奸曹无伤。

鸿门宴一收场,韩信与陈平等人便不约而同先后背楚归汉。

从此以后,“鸿门宴”成了俗语,大意是形容暗伏杀机的宴会。

“彭城之战”发生在汉王元年(公元前年)二月。刘邦乘项羽忙于东征西伐后方空虚之机,纠集各路诸侯联军五十六万,一举攻占了楚都彭城。项羽闻讯迅速率三万精兵回击,谁知汉军一触即溃,一下被楚军斩杀十余万人,余部在溃退中又被歼灭十余万。打得刘邦丢盔弃甲狼狈逃窜,结果是抛下老爹妻儿都做了俘虏。

这就是历史故事“霸王赶汉王”。楚汉战争中,“霸王赶汉王”在前,“汉王赶霸王”在后。

萧县有处名胜叫“皇藏峪”,相传就因当年“霸王赶汉王”,刘邦藏身于此而得名。现在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洞口有文字这样介绍:“刘邦兵败彭城,带残兵败将10余人来到此处,只见前面绝壁挡道,后有项羽追兵,面对此境刘邦仰天长叹,‘天亡我也!’环顾四周哪有藏身之处,忽然,峭壁上现出一洞,急带残兵攀入洞中,刘邦暗想此洞吾能寻得,项羽不同样能找到吗?假有一巨石挡住洞口会更安全,这时突然一块巨石从天而降,恰好挡住洞口,随即不知何处来了好多蜘蛛把洞口剩余部分结上了网,这时项羽率众军士来到此处,兵卒四下寻觅,也找到此洞,禀于项羽道:‘大王,该处有一洞,但蛛网未破,人不得入’。因山洞得众生灵的庇佑,刘邦躲过此劫。”

项羽仅以三万劳师远征的疲惫之师,居然尚能一举打败刘邦五十六万大军,除了其人神勇,再一个就是他是骑兵,而刘邦是步兵。这让刘邦看出了彼此的差距,所以后来授命大将灌婴也组建了骑兵。

汉军一直退到荥阳-成皋一线。靠了萧何从关中源源不断的后勤支援才勉强撑住。

尽管如此,刘邦还是一度向项羽求和,提出以荥阳为界,但被项羽拒绝。此时陈平献计,离间了项羽与范增的关系,最终范增被气走。

刘邦求和不成只得投降,又由陈平献计写了降书说汉王今夜出东门投降,一边让大将纪信冒充刘邦出东门,一边刘邦本人从西门逃走。纪信,《汉书·高帝本纪》作纪成。楚兵误以为是汉王出降,个个欣喜若狂,高呼万岁。项羽一看,车上坐着的人不是刘邦,便问:“你是谁人?敢冒充汉王?”纪信回答:“我乃大汉将军纪信。”项羽又问:“汉王在哪里?”纪信说:“早已离开这里了!”项羽恨得发极!下令火烧坐车将纪信活活烧死。后来,纪信被甘肃秦州、浙江宁波等地百姓奉为城隍。

刘邦逃到成皋,从此学乖了——坚壁固垒与项羽拚后勤。项羽的后勤因遭受彭越的骚扰确实是个大麻烦,项羽耗不过刘邦,只得同意刘邦先前的方案,答应休战,中分天下,双方约定以鸿沟为界。

鸿沟原本是战国时魏国开凿的一条运河,后来湮废了。其故道从河南荥阳连接黄河处开始,经中牟、开封、通许、太康、淮阳,与涡河的上游相交,终于颍水。现在鸿沟两边还有两军当年对垒的城址,东边是项羽的“霸王城”,西边是刘邦的“汉王城”。

如今中国象棋棋盘上的“楚河汉界”即是这么来的。

项羽认为既然双方订了契约,便遵约释放了刘邦的父亲、妻子后毫无防备地引军撤退,而刘邦亦欲西归。

这时张良、陈平进谏说:我方已有大半天下,诸侯又都归附,而楚军兵疲粮尽,这正是消灭它的好机会,不如乘机取之。若放过它,那就是养虎遗患……

刘邦本来就个流氓,教流氓使用流氓手段是一点即通!原先只是未想到,现在一经提醒,必然采纳,于是一场背信弃义的追逐战拉开了大幕——

照理,楚军从荥阳退兵回彭城,应该一路向东走开封—商丘—徐州才是。但楚军未到商丘却不再向东而是沿涡河顺流下了。这是为何?细想可能是彭越和韩信的缘故——原来徐州的北面就是巨野泽,巨野泽就是后来的梁山泊,而且秦汉时候的巨野泽水面比宋朝的梁山泊还要辽阔得多,彭越是个宋江式的强人,就占据着巨野泽,专门骚扰楚军。而徐州的东北面则是齐王韩信。刘邦追击项羽到固陵(在今河南太康),结果项羽返身一个回击即把他打得缩了回去,关键时刻,刘邦又采纳了张良之计向韩信、彭越调兵围攻项羽,许诺事成后三家“分地而治”,这二人挡不住这一诱惑,果然引军前来会战。韩彭堪称“老江湖”了,这俩人怎么不用脑子过滤一下他刘邦可以对立盟的项羽毁约!怎么可能对连文字依据也没有的你俩践诺?他今日可以背盟!明儿怎会履约?另外,刘邦的族兄刘贾率军会同叛楚的英布、周殷等将,自淮地出发北上合击项羽。此后就是所谓的“十面埋伏”。

刘邦四路大军合计近六十万之众,形成四面合围之势进逼楚军,项羽被迫率十万楚军向垓下收缩。

这样,垓下就成了“楚汉相争”的决战之地,时间是公元前年秋。

固镇县濠城镇垓下遗址

垓下在今安徽省的宿州市灵璧县韦集镇与蚌埠市固镇县濠城镇之间,今两地都有遗址。而有关史迹和传说还在附近的泗县、五河、怀远、巢湖数县都有。当时双方军队加起来六七十万以上,摊开来涉及几个县不算多,况且还有败兵四散的问题。而战场的核心应该是在濠城的霸王城——“霸王别姬”的故事就发生在那里!

霸王城中央有一较高的土丘,传说是项羽的点将台,登台眺望,可见土城外大大小小的土丘,高低起伏,星罗棋布,排列得很有规律。每二、三个一组,鼎足而立,每组间相距步,与城垣相互呼应,犹如众星拱月,形成犄角之势。当地有谚;“濠城古堆三千三”。传说这些土丘就是当年楚军屯兵之垒。

而现在考古则发现霸王城遗址下层竟然还有龙山文化早期,距今至多年的古城址。也就是说楚军只是利用了一座早在大禹之前就已存在的一座古城……

霸王城西,沱河北岸,有二座并立的土山,分别叫金山、银山。相传是韩信所筑,用以了望楚营虚实。

夜间,张良用箫吹楚曲,项羽夜闻“四面楚歌”,误以为汉军已尽略楚地,黯然神伤,他的情绪影响了部下,楚兵便都勾起思亲怀乡之愁,一夜间陆续逃亡不少。就连相随项羽多年的大将钟离昧、季布等见大势已去,也都开溜走了。

项羽产生了从未有过的绝望,他开始安排后事——唤出虞姬,先是悲怆地唱道: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这分明是逼虞姬自作了断!好让他无牵无挂上路。虞姬也分明领会。因此,“霸王别姬”分明是“霸王逼姬”,虞姬别无选择,于是泪如断珠,挥袖哀和:

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偷生。

歌罢,举起已为她准备好的宝剑自刎于项羽眼前……

当夜,项羽率八百骑精锐亲卫突围杀出汉军包围圈。

安徽博物院-楚汉战争项羽败走乌江路线

天亮后,刘邦得报项羽抛弃部队逃去,于是命灌婴率五千骑兵急追——现在剧情反转,轮到“汉王赶霸王”了。

无论是在合肥的安徽博物院,还是乌江的霸王祠,都展有大幅的“项羽逃亡地图”,合肥的叫“楚汉战争项羽败走乌江示意图”,乌江的叫“项羽败亡路线图”,标的路线都是垓下-渡过淮河-阴陵-东城-乌江渡口。

项羽渡过淮河,八百骑只剩一百多骑了,那其他的近七百骑呢?在守渡口?乘隙开了小差?还是因渡船不够遣散了?抑或根本就没船只能泅渡于是舍弃了不会游泳的?都有可能!如此重要的数据史家竟然都没说,也没有交代渡的是哪个渡口这一重要信息。反正人马是损失了近八分之七,且不知是生是死,到是怀远县龙亢镇双桥集有个传说,说楚汉在那儿大战了一场,打得血流成河……但我认为这不太可能!因为双桥在淮河北岸,如果在此被赶上,那楚汉终极之战就是双桥,剧情不会再向淮河南岸的阴陵、东城、乌江一路发展下去了。如果是那七百骑掩护另一百人马渡淮,那是多么的一场可歌可泣的血战!诸史岂有都漏笔之理?

至于项羽渡淮之处,无论是合肥的还是乌江的“项羽逃亡地图”都模糊地用直线划过。但我在凤台县山口镇山口村考察禹王山时,竟然发现对岸寿县那边的叫霸王山——霸王山怎么不与汉王山对峙而与禹王山呼应呢?完全文不对题嘛!推究之,硖山口有三个要素:一、淮河三峡之第一峡;二、传说是大禹所开;三、史称“长淮津要”,自古是据险屯兵之处。现在再增加一个,即:四、这里可能是项羽渡淮之处!是的,从固镇下来到阴陵、东城,距离最近的渡口在荆山与涂山之间,那里是淮河第二峡。问题是荆涂之间没有霸王遗迹而遗迹偏偏在西边百里外的寿县。垓下、阴陵、寿县,三点连接大致是个等边三角形,如果从荆涂峡渡口过淮,即从垓下直接到阴陵,那么项羽他们只要走这个等边三角形的一条边就够了,想必设计绘制“项羽逃亡地图”的人也是这么考虑的!但项羽他们却可能走了垓下到凤台,在凤台渡淮到寿县,再到阴陵,选择这条路就需要走这个等边三角形的两条边。他们为什么要舍近就远?答案就是最初他们的目的地是寿县,因为寿县是楚国的首都,作为“楚王”他有政治基础,但他忘了他僭杀过被自己需要的时候尊为“义帝”的楚怀王熊心,这早已失了楚人的心!过了淮,立马霸王山(彼时尚不叫霸王山)上,见人家不肯开城迎纳,只能另做打算去江东,江东是他当年与叔父项梁长期流亡并揭竿而起的地方,有社会基础。然而随行的不少人发现既然到了故国,纷纷“告假”想回家看看,项羽哪能勉强?!于是乎八百余骑一下散去七百零……这就是我对那七百骑无端消失的一个“大胆假设”。

阴陵和东城是当年九江郡下辖的二个县,现在合而为一称定远县,阴陵的县治在今定远县永康镇古城村(原属靠山乡),东城的县治在今定远县大桥镇三官集。昔日阴陵和东城二县的地域可能还包括如今的邻县全椒,因为全椒设县始于西汉,那么西汉之前它肯定分属周边各县。

古城村里有个陈铎祠,祀陈铎夫妻和陈铎之妹三人。传说始建于汉初,毁于“文革”,年由陈氏后裔协力重建。

《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由此可见,项羽是受了田父的欺骗导致了他被灌婴赶上。当地有传说霸王发觉上当回转来将田父一家三人斩杀。站在刘邦的立场上,田父的功劳可与灌婴平分,而在因分抢项羽遗体而封侯的吕马童、王翳、杨喜、杨武、吕胜诸将之上。因此刘邦追封陈铎为“阴陵忠义王”,其妹为“忠贞姑”,并筑祠祭祀。正史对“田父”姓甚名谁都懒得记下,多亏了这个陈铎祠,使我在对这一“宏大叙事”中长了点小知识!蛮好的。

陈铎祠附近有个中九华寺。清《定远县志》载:“中九华寺,位于定远县城西北六十里的五峰山麓,霸王别姬处。”这一带传说霸王是带着虞姬的头逃亡的,最后则埋在这里。所以严格的说,此地是“霸王别姬首处”。中九华寺寺后还有霸王寨,与霸王寨隔水相望的是虞姬祠,山腰有多个泉眼,其中有一个“楚泉”一个“汉泉”。传说初期“霸王赶汉王”,刘邦逃到此地因渴喝了几口泉水并躲了起来,项羽追到这里也因口渴在另一边喝了泉水,从此两眼泉水分别称为“楚泉”和“汉泉”。河边的石床上还有项羽的马鞭印和马蹄印,说是眼看刘邦将被生擒,哪知项羽乌骓马过石梁时马蹄深陷石凹中,结果落下十步被刘邦逃脱。从此小溪即叫“少十步”。

到得东城。项羽自度危急难于脱身,就把虞姬首级草草掩埋在四隤山上(虞姬有几个脑袋?),然后冲下山与汉军决战,英勇地战死在四隤山下。虞姬埋首处后来就叫“嗟虞墩”。至于项羽战死东城的传说,还真有史家如冯其庸来专程考察并表示认同。

但我欲罢不能,继续驱车向乌江。在全椒,买了一本《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安徽滁州·全椒卷》,因为里面有一篇《项羽过全椒》:

楚汉相争后期,项羽从垓下突围,曾路过全椒到乌江。项羽过全椒,时间虽短暂,却留下霸王马蹄印、饮马池、陷大泽的传说。

项羽垓下被困,汉军包围了一层又一层,四面楚歌,军心涣散,项羽自知大势已去,便带领八百骑士,连夜突出汉军重围,向南奔去。天亮时,汉军发现项羽突围,就令大将灌婴带五千骑兵,紧追项羽。汉王下令,斩项羽人头者,赏黄金千两,封万户侯。重赏之下有勇夫,汉军争先恐后直追项羽,要取他的人头领赏。

项羽被汉军追赶厮杀,寡不敌众,死伤惨重,他马不停蹄,连夜奔逃,到全椒时,只剩亲信骑士二十八人。这时天色已晚,由于多日奔波,饥饿疲劳,项羽就带随从在全椒城内休息。项羽躺在床上,辗转反复,不能入睡,他想自己起兵八年,南征北战,经历大小战役七十余场,屡战屡胜,如今落到现在的下场,被汉军追杀,像丧家犬一样到处奔逃,是天将亡我。窗外风声呼啸,树影横斜,项羽刚打个盹,迷糊之中总感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耳边犹如汉兵已到全椒,在呐喊叫阵。项羽一骨碌爬起来,骑马就走,他到城门口,见城门关闭,铁锁悬挂门上,随从叫守城人开锁开门。这时,项羽已等不及了,他两腿紧夹马肚,高提疆绳,那马儿通人性,知项羽性情,便昂首嘶叫,一使劲嗖地蹿上城墙,又从城墙上跳下来,马蹄落在青石板路面上,留下一寸多深的马蹄印。五十年代,笔者见过,在环清池门前,还残留城门遗迹,青石板铺成的路面上,清晰地留着四只马蹄印,人都说那是霸王马蹄印。

项羽跳出城墙。一直向南屏山奔去。汉将灌婴带五千骑兵追到全椒,见项羽已逃走,就令人查他的去向,然后带兵在全椒休息。五千骑兵经长途跋涉,已筋疲力竭,人困马乏,那些马儿跑得口干舌燥,一齐围着荷花塘喝水。

荷花塘在南屏山脚下,塘中间有个高高的圆土墩,圆土墩南边有个长方形土墩,两个土墩灌木丛生,是野鸭水鸟的栖息地。圆土墩北边有一块黑黝黝光滑滑的乌龟石,它矗立在满塘碧绿的荷叶和粉红的荷花之中,塘水清澈见底,可见鱼儿在游动。平时荷花塘很安静,灌婴带领的五千乘骑,围住荷花塘豪饮一番,塘水急骤下降,惊动了满塘生灵,鱼儿水中乱窜,水鸟天上乱飞,乌龟石上爬满了乌龟,一个个伸出脖子,呆呆地眺望这群不速之客。此后,荷花塘也被人叫作饮马池。现在,饮马池上盖起了莲花宾馆,荷花塘的面积只有过去的三分之一。

灌婴得知项羽带人向南屏山逃去,就命人上南屏山,顺历阳古道,紧追项羽。

历阳古道从全椒南屏山向右转,上圩埂到官渡,过滁河,从香泉到历阳(现为和县)。项羽到南屏山时,天还没亮,到历阳古道岔口,迷失了方向。晨曦中,他见一老农在放牛,项羽便向老农问路。这时,项羽所剩二十八骑士,经长期奔波厮杀,已狼狈不堪,老人见状,以为是一伙歹人,就欺骗项羽说,向左前进,可达历阳。项羽听老农话,左行数里,就陷入荒草圩大泽之中。

荒草圩是一片低洼的沼泽地,方圆几十里无人烟,每到汛期,山洪暴发,这里就成了蓄洪之地。圩中沟壑纵横,渠网连片,一眼望不到边的茅草,长得一人多高,项羽在圩里行走,一脚一个泥窝,人马都陷得老深,举步艰难,他过沟跨渠,转来绕去,像进了八卦迷魂阵,转了半夜,还是转回到原来的位置,这带地方,就是后来著名的“圩套”楚迷沟。

灌婴人马将荒草圩团团围住,喊声震天,项羽不敢妄动,生怕惊飞圩中弯鸟野鸭,暴露了自己。这时,太阳出来了,项羽辨清方向,顺着迷沟朝南摸去,从三汊河附近过滁河,奔向乌江而去。

采录:李华阳

采录时间地点:年采录于全椒

从垓下到乌江的逃亡图

项羽逃到乌江,只剩下孤身一人。遇见乌江亭长,亭长劝项羽可以回到江东以图再度雄起,但项羽以无颜见江东父老为由拒绝了。

其实过了乌江就是现在的马鞍山市当涂县,秦末汉初时是会稽郡的地界,当年秦始皇前往会稽巡视时,就是从这里登岸的,走到郡治吴下(今苏州),杂在围观人群里的项羽看到秦始皇后,突然大嚷道:“彼可取而代也!”吓得项梁赶快捂住他的嘴。可是今天项羽到了江东边上不肯过江东了!那你不分昼夜一个劲往江东方向跑干什么?

直到生命的最后,项羽突然怜悯起自己的坐骑来,将乌骓马赐予亭长,自己下马步战,一口气杀了汉兵上百人,自己也受了十几处的伤,而后力竭自刎,赐头故人。

除了正史记载,关于项羽放弃渡江的初衷民间另有故事。说是项羽逃到乌江的时候,突然在岸边发现了几个大字:霸王自刎于乌江。项羽走近一看,原来这是蚂蚁组成的几个大字,这位勇将顿时万念顿灰,认为是天要亡我,于是拔剑自刎。其实这是张良事前用蜜汗写下的,蚂蚁闻到气息就密密麻麻是爬到蜜汗上组成了文字。

但我认为这是因为项羽连日连夜不停的逃亡和被人紧追不舍,想到寿县的遭际,担心去了江东难免同样的命运,种种不良情绪导致他求生的意志突然垮塌。

项羽自刎,随即发生抢尸大战,甚至有为此而丧命的……事后就收集埋葬了其血衣,故称“衣冠冢”。

和县乌江霸王祠

乌江霸王祠也称霸王庙,殿内有项羽、虞姬、范增等人塑像以及唐宋诗人如孟郊、杜牧、苏舜钦、陆游、王安石、李清照等题诗。

墓毁于“文革”,祠也被改作乌江农业中学。年重建。殿中塑立仿青铜霸王像一尊,高达2.66米。上悬横匾“叱咤风云”,大门有林散之书写的对联:“犹听叱咤之声外黄未坑能存孺念壮哉心鄙秦皇帝;忍见风云变色虞姬自刎专为报恩败已头抛吕马童。”

祠内还有一尊项羽的黄杨木巨型雕像,只见霸王身体前倾,一脚向前跨出,双眼圆睁,一手仗剑,威风一如往昔。

在安徽五河县离故虹县遗址13公里的浍河畔也有“霸王城”,另定远县阴陵古城附近的中九华寺寺后有“霸王寨”……所有为些霸王遗迹会不会都是史前城址或聚落遗址?!只是霸王名气太大了,他的军队只是废城利用驻扎了一下这些无名城址从此后便有了名。

刘邦在垓下围困项羽时,曾经许诺用千斤黄金和万户侯悬赏项羽的头,项羽也听说了这件事。于是项羽就决定将这个好处赠与自己的老乡吕马童,说:“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汝德。”遂自刎而死。

项羽在临死之前还这么看重乡情!

不过,最终项羽的头颅还是被吕马童的上司王翳夺取了,项羽剩下的尸身在一番抢夺以后,被分成了四份,并被四人抢夺在手,他们分别是吕马童、吕胜、杨喜、杨武。

刘邦也确实言而有信,封王翳为杜衍侯,吕马童为中水侯,吕胜为涅阳侯,杨喜为赤泉侯,杨武为吴防侯。

杜衍侯国都在今河南南阳市西南。杜衍侯国传六世:庄侯王翳-共侯王福-侯王市臣-侯王翕-强侯王郢人-侯王定国。元狩四年(前),定国有罪,杜衍侯国除。

中水侯国国都在今河北献县西北(一说在今河间龙华店一带)。中水侯国传五世:壮侯吕马童-夷侯吕假-共侯吕青肩-靖侯吕德-侯吕宜成。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年),宜成坐酎金,国除。

涅阳侯国国都在今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穰东镇境内。涅阳侯国传二世:庄侯吕胜,侯吕成。汉文帝前元五年(公元前年),以庄侯子吕成实非其子,不当为侯,涅阳侯国除。

赤泉侯国国都在今河南鲁山县。赤泉侯国传三世:庄侯杨喜-定侯杨殷-侯杨无害。元光二年(公元前年),杨无害有罪,赤泉侯国除。

吴房侯国都在今河南遂平县。传二世:庄侯杨武-侯杨去疾。景帝后元元年(公元前年),去疾有罪,国除。

灵璧垓下遗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1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