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6人获得山东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4个集体获得山东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此前报道↓↓↓泰安6名个人、4个集体,分别获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其中宁阳县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副主任、一级检察官苏康获得山东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从事检察工作11年来,宁阳县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一级检察官苏康始终保持精益求精的作风、坚持不懈的态度、敢为人先的魄力,一步一个脚印,夯实自己的检察之路。他先后荣获全国检察机关案件管理业务标兵、山东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全省优秀检察官、泰安市先进工作者等称号,并荣立个人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践行工匠精神严谨做好每一项工作年8月,苏康进入宁阳县人民检察院工作,自此便与案件管理结下了不解之缘。案件管理工作琐碎繁杂,从案件受理到流程监控,从案件材料流转到电子卷宗制作,从律师接待到款物管理,从案件信息公开到答复信息查询......“一件事还没办完,另一件事又来了”成为他的工作常态。苏康凭着干一行就要爱一行、爱一行就要精一行的韧劲,把“匠心”融入每个案件、每项工作任务的细小环节,踏实严谨、精益求精,很快他就成了该院案件管理中心的“老将”。从事案件管理工作期间,苏康认真开展流程监控和案件评查,发出案件预警80余次,发现问题余个,有效促进了司法规范化。正是因为他对每起案件严谨细致的审查,宁阳县人民检察院的案件质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市前列。不仅如此,苏康还善于钻研、勤于总结、勇于创新,他参与起草制定了宁阳县人民检察院16项案件管理规定;撰写的多篇文章参加省院研讨交流;连续3年对业务数据进行分析梳理形成大数据报告,在领导决策和指导业务部门工作方面发挥了参谋助手作用。作为宁阳县人民检察院创新工作课题组成员,他积极开动脑筋,在课题研究、文件制定、组织实施、总结提升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坚持止于至善勇于突破每一次挑战“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这是苏康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从事案件管理工作8年间,他坚守“初心”,提升“匠艺”,甘当“匠人”,以一种追求极致的标准要求自己,历练过硬本领,在不断拼搏奋进中实现人生的一次次超越。年,检察系统举办首届案件管理业务竞赛,竞赛需经过综合笔试、业务技能书面考试、业务技能上机考试、制作汇报PPT和汇报答辩5个环节的角逐。比赛过程中,苏康凭借过硬的业务素质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一路过关斩将,在众多高手中脱颖而出,最终,他和另外两名选手被确定代表山东检察机关案件管理部门到北京参加全国竞赛。为了以最好的状态参加竞赛,苏康努力学习案管理论、实务操作和规章制度,认真梳理刑法、刑诉法和民诉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集训期间,他白天听课练习,晚上加班背法条,回到宿舍还要对着镜子练习汇报答辩。最终,凭借日常的积累和赛前的努力,苏康不负众望,在竞赛中以优异成绩登上全国检察机关案件管理业务标兵的领奖台,并入选全国检察机关案件管理人才库。坚守法治信仰用心办好每一起案件年5月,苏康履新担任宁阳县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副主任,迎来新的工作挑战。作为一名刑检办案检察官,苏康坚持把“细致、敬业”融入到每一起案件的办理中。“办案子不是个简单活儿,我有时会因为一个案子,好几天晚上睡不着觉。对待案件必须慎之又慎,不容许出一点差错。”苏康说。在办理张某某故意伤害案时,案件双方矛盾积怨较深,被害人情绪激动、不肯谅解、多次调解无果等问题,让苏康觉得这起案件有些棘手。“这是一起因家庭矛盾引发的轻伤害案件,如果双方不能达成和解,两家的矛盾会越来越大,积怨也会越来越深,起诉对双方来说都不是最好的结果。”苏康说。工作中,苏康多次向双方当事人做释法说理工作,阐明其中的利害关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促成了双方和解。“每一起案件都连着民心,对于一些民生‘小案’,我们更需要下功夫。”苏康说。工作中,苏康一直秉持司法为民的初心,坚持用心、用情促成矛盾化解,追求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近3年来,他积极贯彻“少捕慎诉慎押”理念,先后促成刑事和解、追赃挽损90余件,依法对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43名犯罪嫌疑人作出不起诉决定。“无论是负责案件管理监督工作,还是转入刑事检察部门办理案件,我们都要牢记肩上的责任,努力办好群众身边的每一起案件,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践行检察使命。”苏康说。来源:泰安日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6080.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6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