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回信,肯定他们到边疆基层工作的选择,并寄语全国广大高校毕业生,要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8月10日-16日,“社稷担当脱贫攻坚”社科学院赴河南省遂平县开展实践,旨在迎接建党周年和周年校庆之际,通过挖掘校友经历帮助同学们端正择业观念,借助实地走访体味基层工作的酸甜苦辣。悦庄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清华大学届校友田昊扬接受实践队员访谈,实践队员们问询了代表性贫困户的增收情况,实地走访了地方新兴特色产业与龙头企业。通过社会实践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担时代重任。
悦庄村简介
悦庄村位于遂平县玉山镇西部,全村辖10个自然村,15个村民组,户,人。年被定为贫困村,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6户人。近几年来,尽管基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已有较大提升,但资源匮乏,基层矛盾隐蔽复杂,要巩固脱贫质量和防返贫工作难度很大,特别是今年新冠疫情和旱涝灾害的影响,脱贫攻坚工作压力陡增。
当“高材生”遇见“最基层”
年7月清华大学毕业后,“90后”的田昊扬告别繁华的首都,乘火车一路南下,来到河南省驻马店市工作。年2月,在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的关头,为弥补基层地区疫情防控的力量,田昊扬积极响应组织号召逆行上岗,奔赴疫情防控第一线,到玉山镇悦庄村这一贫困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
驻村以来,田昊扬吃住在村,奔波不停,到处找项目,联系有意返乡创业的朋友,心里想着为村里办实事,基本上所有时间都耗在贫困户家里和田间地头,每个月能够回家休息的时间不足5天。除了遍访5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外,还走访其余的个农户,泥泞路上、庄稼地里、树林沟渠到处留下他奔忙的身影。
在座谈会上,田昊扬坦言,“第一书记”对他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而充满挑战的工作,这也是他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完全生活在农村。他碰上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学会如何用“群众的语言说话”,以土地纠纷这个在帮扶中常遇到的问题为例,如果有的机关干部在向村民了解情况的时候直接问,“你们这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以及土地的‘权利归属’如何如何”。“所有权”和‘使用权’是法律用语,老百姓很多时候是听不懂的。但如果换个角度问,“土地当年投入了多少化肥、种子,年末收获了多少粮食”,这时候老百姓就会真真切切地告诉你实情。
悦庄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清华大学届校友田昊扬接受实践队员访谈
田昊扬还体会到了“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才能沉淀多少真情”。农村邻里之间的矛盾比较复杂,而矛盾点比较隐蔽,再加上刚到村里时,村民们对这个“90后”第一书记不太了解,很多时候不能坦诚地向他表达和反映。后来他逐渐明白,只有切实深入一线,主动担当作为,一心扑在扶贫工作上,用实际行动干出成绩,才能更好融入群众,更快开展工作。随后,田昊扬通过走遍全村的贫困户,帮助贫困家庭解决了一些事实问题,群众逐渐改变了对他的最初的看法。
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
返贫是指经过扶贫开发之后,部分脱贫人口再度回到贫困状态的现象。返贫受制度、文化、生态、能力、权利等多重因素影响,存在传递性返贫、因病返贫、因灾返贫等不同类型。
田昊扬在座谈会上告诉我们,农民不缺鱼,缺的是捕鱼的方式方法,在当今扶贫工作中,我们更需要做的是告诉贫困群众如何“捕鱼”,努力做好扶贫工作,多为百姓创造“造血式”扶贫,少一些“输血式”扶贫。现在正值脱贫攻坚关键时期,让贫苦户真正地脱贫,需要多为贫困户创造“造血式”扶贫,这才是让贫困户真正脱贫的最佳途径,正所谓“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多为百姓创造“造血式”扶贫,才能大几率减少已经脱贫的贫困户返贫。只有“授之以鱼”和“授之以渔”两边抓、双肩挑,才能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预防和化解返贫风险。
现年72岁的刘文忠是悦庄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了给患有重度脑瘫的孙子看病,老刘不但花光了家中的所有积蓄还负债40多万元,这让原本清苦的家庭雪上加霜,“医院看病,都是找的小诊所,这才让孩子的病情一拖再拖。”刘文忠的儿子刘晓光回忆道。田昊扬自驻村以来,根据老刘家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帮扶计划,给老刘的孙子对接了市残联康复中心,为他提供免费的康复训练,看病开支每年减少6万元,这着实省下了一大笔开销。与此同时,村里今年还为村民提供了公益性岗位,老刘家作为第一批收益者,家庭年收入从4万元提高到14万元,“家里的条件在逐步改善,我们家的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我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刘文忠表示。
田书记和实践队员到刘文忠家中坐访
女儿考上大学,父亲却为女儿的上学费用犯难,贫困户李转运的妻子身患重病,在读大学的女儿几次要求辍学打工,田昊扬得知此事,第一时间为老李联系了附近的工厂,为其提供了一份稳定的收入,年收入从不足2万元提高到13万元,“多亏田书记帮我找到了工作,现在我一年可以拿到十几万的收入,债也还清了,房子也翻新了,日子越过越红火!”李转运说。
既要“输血”也要“造血”
田昊扬当谈到驻村工作的发展规划,他认为“授之以鱼”和“授之以渔”的方法论不仅体现在为鼓励个体贫困户在劳动中脱贫,通过勤劳创造财富而创造的物质精神奖励,还要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依托当地的资源禀赋条件发展特色产业,拓宽贫困人口的增收渠道,才能帮助当地村民彻底远离“贫困陷阱”。
集体建设用地有偿流转给民营企业
河南省遂平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田昊扬结合当地农业自然资源和群众种养习惯,制定了详细的方案方针,通过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推动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
实践队员们来到河南省遂平县玉山镇国军家庭农场合作社,只见合作社理事长李国军正在指挥村民调运秸秆。村民们告诉我们,现在很多农民在家门口就能打工赚钱,收售秸秆、采菇、大棚果蔬、育鹅,收入不断提高,“靠的是特色产业的带动”。
当地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促进农村劳动力回流
打造全产业链,是培育支柱产业的必经之路。悦庄村中科家家康富硒面粉生产基地是本地成功企业家创建。为做优富硒面粉产业,当地引进1家龙头企业,全力打造优质面粉、挂面加工、粗粮加工、冷链仓储基地等,年产值余万元。其中,粗粮加工产业不仅可以有效收储当地富余的初级农产品,还可以提高这个农产品的附加值,进一步延伸“粗粮产业”链条。
实践队员参观中科高分子材料生产基地
产业兴旺赋能脱贫攻坚。在田昊扬以及其他基层干部的带领下,网络直播带货基地、第一个休闲综合体、粽叶加工分拣基地相继建立,箱包生产、订单农业、富硒面粉加工等新兴产业欣欣向荣。半年多来,经过努力,悦庄村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个曾经的“空壳村”去年底集体经济达到余万元,全村脱贫52户人,贫困发生率从5%下降到不到0.2%。“今后会继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