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城中央有一较高的土丘,传说是项羽的点将台,登台眺望,可见土城外大大小小的土丘,高低起伏,星罗棋布,排列得很有规律。每二、三个一组,鼎足而立,每组间相距步,与城垣相互呼应,犹如众星拱月,形成犄角之势。当地有谚;“濠城古堆三千三”。传说这些土丘就是当年楚军屯兵之垒。

而现在考古则发现霸王城遗址下层竟然还有龙山文化早期,距今至多年的古城址。也就是说楚军只是利用了一座早在大禹之前就已存在的一座古城……

霸王城西,沱河北岸,有二座并立的土山,分别叫金山、银山。相传是韩信所筑,用以了望楚营虚实。

夜间,张良用箫吹楚曲,项羽夜闻“四面楚歌”,误以为汉军已尽略楚地,黯然神伤,他的情绪影响了部下,楚兵便都勾起思亲怀乡之愁,一夜间陆续逃亡不少。就连相随项羽多年的大将钟离昧、季布等见大势已去,也都开溜走了。

项羽产生了从未有过的绝望,他开始安排后事——唤出虞姬,先是悲怆地唱道: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这分明是逼虞姬自作了断!好让他无牵无挂上路。虞姬也分明领会。因此,“霸王别姬”分明是“霸王逼姬”,虞姬别无选择,于是泪如断珠,挥袖哀和:

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偷生。

歌罢,举起已为她准备好的宝剑自刎于项羽眼前……

当夜,项羽率八百骑精锐亲卫突围杀出汉军包围圈。

安徽博物院-楚汉战争项羽败走乌江路线

天亮后,刘邦得报项羽抛弃部队逃去,于是命灌婴率五千骑兵急追——现在剧情反转,轮到“汉王赶霸王”了。

无论是在合肥的安徽博物院,还是乌江的霸王祠,都展有大幅的“项羽逃亡地图”,合肥的叫“楚汉战争项羽败走乌江示意图”,乌江的叫“项羽败亡路线图”,标的路线都是垓下-渡过淮河-阴陵-东城-乌江渡口。

项羽渡过淮河,八百骑只剩一百多骑了,那其他的近七百骑呢?在守渡口?乘隙开了小差?还是因渡船不够遣散了?抑或根本就没船只能泅渡于是舍弃了不会游泳的?都有可能!如此重要的数据史家竟然都没说,也没有交代渡的是哪个渡口这一重要信息。反正人马是损失了近八分之七,且不知是生是死,到是怀远县龙亢镇双桥集有个传说,说楚汉在那儿大战了一场,打得血流成河……但我认为这不太可能!因为双桥在淮河北岸,如果在此被赶上,那楚汉终极之战就是双桥,剧情不会再向淮河南岸的阴陵、东城、乌江一路发展下去了。如果是那七百骑掩护另一百人马渡淮,那是多么的一场可歌可泣的血战!诸史岂有都漏笔之理?

至于项羽渡淮之处,无论是合肥的还是乌江的“项羽逃亡地图”都模糊地用直线划过。但我在凤台县山口镇山口村考察禹王山时,竟然发现对岸寿县那边的叫霸王山——霸王山怎么不与汉王山对峙而与禹王山呼应呢?完全文不对题嘛!推究之,硖山口有三个要素:一、淮河三峡之第一峡;二、传说是大禹所开;三、史称“长淮津要”,自古是据险屯兵之处。现在再增加一个,即:四、这里可能是项羽渡淮之处!是的,从固镇下来到阴陵、东城,距离最近的渡口在荆山与涂山之间,那里是淮河第二峡。问题是荆涂之间没有霸王遗迹而遗迹偏偏在西边百里外的寿县。垓下、阴陵、寿县,三点连接大致是个等边三角形,如果从荆涂峡渡口过淮,即从垓下直接到阴陵,那么项羽他们只要走这个等边三角形的一条边就够了,想必设计绘制“项羽逃亡地图”的人也是这么考虑的!但项羽他们却可能走了垓下到凤台,在凤台渡淮到寿县,再到阴陵,选择这条路就需要走这个等边三角形的两条边。他们为什么要舍近就远?答案就是最初他们的目的地是寿县,因为寿县是楚国的首都,作为“楚王”他有政治基础,但他忘了他僭杀过被自己需要的时候尊为“义帝”的楚怀王熊心,这早已失了楚人的心!过了淮,立马霸王山(彼时尚不叫霸王山)上,见人家不肯开城迎纳,只能另做打算去江东,江东是他当年与叔父项梁长期流亡并揭竿而起的地方,有社会基础。然而随行的不少人发现既然到了故国,纷纷“告假”想回家看看,项羽哪能勉强?!于是乎八百余骑一下散去七百零……这就是我对那七百骑无端消失的一个“大胆假设”。

阴陵和东城是当年九江郡下辖的二个县,现在合而为一称定远县,阴陵的县治在今定远县永康镇古城村(原属靠山乡),东城的县治在今定远县大桥镇三官集。昔日阴陵和东城二县的地域可能还包括如今的邻县全椒,因为全椒设县始于西汉,那么西汉之前它肯定分属周边各县。

古城村里有个陈铎祠,祀陈铎夫妻和陈铎之妹三人。传说始建于汉初,毁于“文革”,年由陈氏后裔协力重建。

《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由此可见,项羽是受了田父的欺骗导致了他被灌婴赶上。当地有传说霸王发觉上当回转来将田父一家三人斩杀。站在刘邦的立场上,田父的功劳可与灌婴平分,而在因分抢项羽遗体而封侯的吕马童、王翳、杨喜、杨武、吕胜诸将之上。因此刘邦追封陈铎为“阴陵忠义王”,其妹为“忠贞姑”,并筑祠祭祀。正史对“田父”姓甚名谁都懒得记下,多亏了这个陈铎祠,使我在对这一“宏大叙事”中长了点小知识!蛮好的。

陈铎祠附近有个中九华寺。清《定远县志》载:“中九华寺,位于定远县城西北六十里的五峰山麓,霸王别姬处。”这一带传说霸王是带着虞姬的头逃亡的,最后则埋在这里。所以严格的说,此地是“霸王别姬首处”。中九华寺寺后还有霸王寨,与霸王寨隔水相望的是虞姬祠,山腰有多个泉眼,其中有一个“楚泉”一个“汉泉”。传说初期“霸王赶汉王”,刘邦逃到此地因渴喝了几口泉水并躲了起来,项羽追到这里也因口渴在另一边喝了泉水,从此两眼泉水分别称为“楚泉”和“汉泉”。河边的石床上还有项羽的马鞭印和马蹄印,说是眼看刘邦将被生擒,哪知项羽乌骓马过石梁时马蹄深陷石凹中,结果落下十步被刘邦逃脱。从此小溪即叫“少十步”。

到得东城。项羽自度危急难于脱身,就把虞姬首级草草掩埋在四隤山上(虞姬有几个脑袋?),然后冲下山与汉军决战,英勇地战死在四隤山下。虞姬埋首处后来就叫“嗟虞墩”。至于项羽战死东城的传说,还真有史家如冯其庸来专程考察并表示认同。

但我欲罢不能,继续驱车向乌江。在全椒,买了一本《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安徽滁州·全椒卷》,因为里面有一篇《项羽过全椒》:

楚汉相争后期,项羽从垓下突围,曾路过全椒到乌江。项羽过全椒,时间虽短暂,却留下霸王马蹄印、饮马池、陷大泽的传说。

项羽垓下被困,汉军包围了一层又一层,四面楚歌,军心涣散,项羽自知大势已去,便带领八百骑士,连夜突出汉军重围,向南奔去。天亮时,汉军发现项羽突围,就令大将灌婴带五千骑兵,紧追项羽。汉王下令,斩项羽人头者,赏黄金千两,封万户侯。重赏之下有勇夫,汉军争先恐后直追项羽,要取他的人头领赏。

项羽被汉军追赶厮杀,寡不敌众,死伤惨重,他马不停蹄,连夜奔逃,到全椒时,只剩亲信骑士二十八人。这时天色已晚,由于多日奔波,饥饿疲劳,项羽就带随从在全椒城内休息。项羽躺在床上,辗转反复,不能入睡,他想自己起兵八年,南征北战,经历大小战役七十余场,屡战屡胜,如今落到现在的下场,被汉军追杀,像丧家犬一样到处奔逃,是天将亡我。窗外风声呼啸,树影横斜,项羽刚打个盹,迷糊之中总感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耳边犹如汉兵已到全椒,在呐喊叫阵。项羽一骨碌爬起来,骑马就走,他到城门口,见城门关闭,铁锁悬挂门上,随从叫守城人开锁开门。这时,项羽已等不及了,他两腿紧夹马肚,高提疆绳,那马儿通人性,知项羽性情,便昂首嘶叫,一使劲嗖地蹿上城墙,又从城墙上跳下来,马蹄落在青石板路面上,留下一寸多深的马蹄印。五十年代,笔者见过,在环清池门前,还残留城门遗迹,青石板铺成的路面上,清晰地留着四只马蹄印,人都说那是霸王马蹄印。

项羽跳出城墙。一直向南屏山奔去。汉将灌婴带五千骑兵追到全椒,见项羽已逃走,就令人查他的去向,然后带兵在全椒休息。五千骑兵经长途跋涉,已筋疲力竭,人困马乏,那些马儿跑得口干舌燥,一齐围着荷花塘喝水。

荷花塘在南屏山脚下,塘中间有个高高的圆土墩,圆土墩南边有个长方形土墩,两个土墩灌木丛生,是野鸭水鸟的栖息地。圆土墩北边有一块黑黝黝光滑滑的乌龟石,它矗立在满塘碧绿的荷叶和粉红的荷花之中,塘水清澈见底,可见鱼儿在游动。平时荷花塘很安静,灌婴带领的五千乘骑,围住荷花塘豪饮一番,塘水急骤下降,惊动了满塘生灵,鱼儿水中乱窜,水鸟天上乱飞,乌龟石上爬满了乌龟,一个个伸出脖子,呆呆地眺望这群不速之客。此后,荷花塘也被人叫作饮马池。现在,饮马池上盖起了莲花宾馆,荷花塘的面积只有过去的三分之一。

灌婴得知项羽带人向南屏山逃去,就命人上南屏山,顺历阳古道,紧追项羽。

历阳古道从全椒南屏山向右转,上圩埂到官渡,过滁河,从香泉到历阳(现为和县)。项羽到南屏山时,天还没亮,到历阳古道岔口,迷失了方向。晨曦中,他见一老农在放牛,项羽便向老农问路。这时,项羽所剩二十八骑士,经长期奔波厮杀,已狼狈不堪,老人见状,以为是一伙歹人,就欺骗项羽说,向左前进,可达历阳。项羽听老农话,左行数里,就陷入荒草圩大泽之中。

荒草圩是一片低洼的沼泽地,方圆几十里无人烟,每到汛期,山洪暴发,这里就成了蓄洪之地。圩中沟壑纵横,渠网连片,一眼望不到边的茅草,长得一人多高,项羽在圩里行走,一脚一个泥窝,人马都陷得老深,举步艰难,他过沟跨渠,转来绕去,像进了八卦迷魂阵,转了半夜,还是转回到原来的位置,这带地方,就是后来著名的“圩套”楚迷沟。

灌婴人马将荒草圩团团围住,喊声震天,项羽不敢妄动,生怕惊飞圩中弯鸟野鸭,暴露了自己。这时,太阳出来了,项羽辨清方向,顺着迷沟朝南摸去,从三汊河附近过滁河,奔向乌江而去。

采录:李华阳

采录时间地点:年采录于全椒

从垓下到乌江的逃亡图

项羽逃到乌江,只剩下孤身一人。遇见乌江亭长,亭长劝项羽可以回到江东以图再度雄起,但项羽以无颜见江东父老为由拒绝了。

其实过了乌江就是现在的马鞍山市当涂县,秦末汉初时是会稽郡的地界,当年秦始皇前往会稽巡视时,就是从这里登岸的,走到郡治吴下(今苏州),杂在围观人群里的项羽看到秦始皇后,突然大嚷道:“彼可取而代也!”吓得项梁赶快捂住他的嘴。可是今天项羽到了江东边上不肯过江东了!那你不分昼夜一个劲往江东方向跑干什么?

直到生命的最后,项羽突然怜悯起自己的坐骑来,将乌骓马赐予亭长,自己下马步战,一口气杀了汉兵上百人,自己也受了十几处的伤,而后力竭自刎,赐头故人。

除了正史记载,关于项羽放弃渡江的初衷民间另有故事。说是项羽逃到乌江的时候,突然在岸边发现了几个大字:霸王自刎于乌江。项羽走近一看,原来这是蚂蚁组成的几个大字,这位勇将顿时万念顿灰,认为是天要亡我,于是拔剑自刎。其实这是张良事前用蜜汗写下的,蚂蚁闻到气息就密密麻麻是爬到蜜汗上组成了文字。

但我认为这是因为项羽连日连夜不停的逃亡和被人紧追不舍,想到寿县的遭际,担心去了江东难免同样的命运,种种不良情绪导致他求生的意志突然垮塌。

项羽自刎,随即发生抢尸大战,甚至有为此而丧命的……事后就收集埋葬了其血衣,故称“衣冠冢”。

和县乌江霸王祠

乌江霸王祠也称霸王庙,殿内有项羽、虞姬、范增等人塑像以及唐宋诗人如孟郊、杜牧、苏舜钦、陆游、王安石、李清照等题诗。

墓毁于“文革”,祠也被改作乌江农业中学。年重建。殿中塑立仿青铜霸王像一尊,高达2.66米。上悬横匾“叱咤风云”,大门有林散之书写的对联:“犹听叱咤之声外黄未坑能存孺念壮哉心鄙秦皇帝;忍见风云变色虞姬自刎专为报恩败已头抛吕马童。”

祠内还有一尊项羽的黄杨木巨型雕像,只见霸王身体前倾,一脚向前跨出,双眼圆睁,一手仗剑,威风一如往昔。

在安徽五河县离故虹县遗址13公里的浍河畔也有“霸王城”,另定远县阴陵古城附近的中九华寺寺后有“霸王寨”……所有为些霸王遗迹会不会都是史前城址或聚落遗址?!只是霸王名气太大了,他的军队只是废城利用驻扎了一下这些无名城址从此后便有了名。

刘邦在垓下围困项羽时,曾经许诺用千斤黄金和万户侯悬赏项羽的头,项羽也听说了这件事。于是项羽就决定将这个好处赠与自己的老乡吕马童,说:“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汝德。”遂自刎而死。

项羽在临死之前还这么看重乡情!

不过,最终项羽的头颅还是被吕马童的上司王翳夺取了,项羽剩下的尸身在一番抢夺以后,被分成了四份,并被四人抢夺在手,他们分别是吕马童、吕胜、杨喜、杨武。

刘邦也确实言而有信,封王翳为杜衍侯,吕马童为中水侯,吕胜为涅阳侯,杨喜为赤泉侯,杨武为吴防侯。

杜衍侯国都在今河南南阳市西南。杜衍侯国传六世:庄侯王翳-共侯王福-侯王市臣-侯王翕-强侯王郢人-侯王定国。元狩四年(前),定国有罪,杜衍侯国除。

中水侯国国都在今河北献县西北(一说在今河间龙华店一带)。中水侯国传五世:壮侯吕马童-夷侯吕假-共侯吕青肩-靖侯吕德-侯吕宜成。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年),宜成坐酎金,国除。

涅阳侯国国都在今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穰东镇境内。涅阳侯国传二世:庄侯吕胜,侯吕成。汉文帝前元五年(公元前年),以庄侯子吕成实非其子,不当为侯,涅阳侯国除。

赤泉侯国国都在今河南鲁山县。赤泉侯国传三世:庄侯杨喜-定侯杨殷-侯杨无害。元光二年(公元前年),杨无害有罪,赤泉侯国除。

吴房侯国都在今河南遂平县。传二世:庄侯杨武-侯杨去疾。景帝后元元年(公元前年),去疾有罪,国除。

灵璧垓下遗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26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