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韩毅
编辑
门国锋
作为青岛最“年轻”的主城区,崂山区建区28年以来,从一个小渔村逐步成为现代化都市,经济发展走出了一条上扬曲线。年崂山撤县划区,当年GDP总量仅为20.25亿元,年,崂山区迈入“GDP千亿元俱乐部”。在近年来经济发展快速跃进的同时,崂山区面临着发展空间逐渐饱和,发展区域不平衡,实体经济特别是先进制造业优势不强等短板,这些同样是整个青岛所面临的瓶颈。
在中国共产党青岛市崂山区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崂山区确定了未来五年的发展重点,将全力推进“五区同创”:高水平打造“四新”经济集聚区、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核心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高品质新城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青岛促进共同富裕的先行区,加快建设开放创新宜业怡居的山海品质新城。
“五区同创”涵盖经济提升、产业升级、生态文明、民生发展等诸多方面,这是青岛市对崂山的定位和期望,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整个城市在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走向。
崛起的新城区
据青岛市统计局发布的“各区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崂山区GDP实现.08亿元,依旧排在全市第七位。
从经济数据来看,崂山虽然GDP排位并不靠前,但依旧有可圈可点之处。年崂山区首次迈入“GDP千亿元俱乐部”,把与第六位市北区的差距缩小到52亿元。崂山区的GDP名义增速实现14.06%,比全市增速平均值高出0.06%,排在西海岸、胶州、平度之后,位列全市第四位。在青岛市内四区中,崂山区GDP增速十分亮眼。
年,崂山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首次跨越亿大关,实现.2亿元,同比增长23.7%,排在全市第二位,这是崂山区财政收入增速首次超越20%。年,青岛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亿元,增长9.1%,这意味着崂山区以仅占全市3%的陆域面积创造了近六分之一的财政收入。
在一般公共预算中,崂山区税收收入.0亿元,增长32.9%,税收占比84.4%,远高于青岛市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74.3%),说明崂山区财政收入质量较高,储备了一批税源好、拉动能力强的重点项目,这也是崂山区高水平打造“四新”经济集聚区的优势所在。年,崂山区“四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40%,高新技术企业达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82%。同时,崂山区是名副其实的“上市公司大本营”。年,崂山区新增上市企业5家,上市总数达13家,上市企业数量以及总市值全市位列第一。
得益于青岛市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核心区的赋能,崂山区金融业近五年来全面起势,飞速发展。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亿元,是年的2.4倍;新增金融机构和类金融企业家,大型法人机构达到23家,基金管理规模突破亿元;现代金融产业方面,落户了光大理财、青银理财、恒丰理财3家银行理财子公司,资产管理规模突破1万亿元。截至目前,崂山区税收过亿元楼宇总数达到35座,位居全市第一。亿元楼宇以投出产出比较高的金融楼宇为主。
近年来,金融业极为发达的市南区囿于空间所限,新兴金融机构进入青岛时不再以其作为首选,而是奔赴金家岭金融区这个“财富大本营”。最近几年新设的总行资产规模超过万亿元的北京银行、渤海银行、浙商银行的青岛分行无一例外全部落户崂山区。联储证券总部、新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分别从深圳和上海迁址崂山区。众多高端金融机构的落户,丰富了崂山区的金融业态,为崂山区高水平打造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核心区提供了基础和支撑。
如果说GDP代表了一个区域的整体实力,那么人均GDP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则代表了居民的富裕程度。以七人普常住人口50.24万人为基数计算,崂山区年全年人均GDP约为20.13万元,位居全市第三位,比青岛市的人均GDP高出6.09万元。崂山区与市南区、西海岸新区一并成为全市人均GDP达到20万元以上的地区。年,崂山区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20万元,比青岛(5.12万元)高出1.1万元,这是崂山区能够成为青岛促进共同富裕的先行区的基础。
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中,崂山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对于“五区同创”,也有着更为精准的目标:力争到年,崂山区生产总值突破亿元,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亿元;集体经济收入超过百万元农村社区达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保持在86%以上;推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未来五年,崂山区“四新”经济增加值超过亿元,占GDP比重突破50%;金融业增加值突破亿元。
发展空间待破局
在市内四区中,崂山区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城区。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青岛市市区行政区划做出重大调整,崂山撤县划区,与青岛高科技工业园合并,该区划调整延续至今。
年,崂山区GDP总量为20.25亿元,28年间,崂山区的经济总量实现千亿级跨越。综观崂山区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演变,经历了二产驱动下区域高速发展,到现代服务产业体系加快构建,三产比重不断提升,最终反超二产的过程。
从崂山建区以来到0年左右,重大项目纷纷落地,经济发展的内生增长动力加快形成。尤其是年至2年,在二产驱动下,崂山区进入经济发展快车道,在这四年间,崂山区GDP年均增速保持在21%以上,工业年均增速在24%以上。2年崂山区的三次产业结构为3.3:65.7:31.0。
3年至年,崂山区跟随青岛市的步调,开启结构调整阶段,由二产驱动型向三产引领的经济模式转变,三产比重不断提升并反超二产。随着现代化服务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崂山区三次产业结构由年的13.2:57.5:29.3调整为年的0.7:29.8:69.5。
当前,青岛进入经济调整期,开启重振实体经济,加快发展第二产业的步伐,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年远景目标纲要》里提出,“制造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取代“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成为主要指标。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代表的“四新经济”成为各区域竞争的焦点。现代服务业发达的崂山区,尚面临产业集群优势不突出,实体经济特别是先进制造业优势不强的短板。
“未来五年,我们将着重在先进制造业等实体经济领域破题,向实体经济要发展后劲。”崂山区委书记张元升在接受《青岛日报》采访时表示,实体经济将成为崂山未来发展的新支撑。在产业发展上,崂山区继续聚焦做大做强现代金融、新一代信息技术、文化旅游、医药健康四大主导产业,塑造发展新优势。
破题优势产业,首先要破除发展空间的桎梏。当前,崂山区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严重,以金家岭街道为核心的主城区,是金家岭金融中心的所在地,经历近30年的开发建设后,已成为“寸土寸金”的区域,基本已经没有可扩展的产业空间。以此向北的中韩、北宅、王哥庄街道以乡村为主,与城区的产业布局基本“割裂”。崂山区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亟待破题。
青岛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为崂山区优化城市功能、拓展产业空间、提升发展能级带来了新机遇。崂山区在年提出“战略北进”,再造一个“新崂山”,为区域的高质量发展腾挪空间。
在“北进”的过程中,株洲路片区是崂山区南北区域的连接点,也是崂山区新旧动能转换的战略要地。在这片总面积约10.34平方公里的区域,崂山区计划重点发展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打造千亿级规模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根据规划,未来三年,崂山区将在株洲路片区推动总投资亿元、规划总建筑面积万平方米的14个项目开工建设;推动总投资亿元、规划总建筑面积万平方米的20个项目建成投用,均为“四新”产业项目。
在拓展发展新空间方面,崂山计划陆续推进张村河两岸12个社区的村改,释放产业空间亩。在横向拓展发展空间的同时,继续向高处走”,发展楼宇经济,打造“一楼一产业、一楼一园区”等产业新载体,力争产业楼宇载体规模突破1万平方米,为项目落地提供更多发展空间。
(本文原载于“财经齐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2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