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共同的战场不同的战疫——医院在抗疫一线勇敢奔跑的心内科隔离病区团队
防控一线,医者使命。疫情来袭,他们闻令而动、挺身而出,在防控一线践行医者的初心和使命,不畏艰险冲在一线,不遗余力守护生命,展现出白衣战士的责任担当。
疫情的肆虐下,每个人都很茫然,每个人却都很生动。在疫情面前,说不怕那绝对是假的,可是疫情就是命令,没有什么比老百姓的生命更可贵,我们心内人绝不退缩,我们是逆行抗疫的天使,我们要直面残酷的新型冠状病毒,心内科护士长孙勤说。
当心内科改造完成、收治第一例发热隔离患者起,昔日的心内科俨然成了新的战场,熟悉的环境,熟悉的团队,将开始一场新的战疫。
主任在我们心里就踏实了——张青春(心内科主任)
张青春,医院心内科主任,医院疫情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之一。
张主任是一位有近40年临床工作经验、经历过年非典防治并受到政府表彰过的老共产党员,在这场防治歼灭新冠肺炎流行的战役中,他没感觉到害怕。虽然我年龄较大,临近退休,但在这场战役中,没有一个医务工作者可置身度外,共产党员更应如此,张主任说。
作为专家组成员的张主任,在春节期间值专家会诊班。因防治工作刚开始,流程不完善,忙的顾不上看望在老家独自生活的母亲。因患者增多,隔离病区不够,医院安排带领2名医生7名护理人员克服各种困难,紧急组建新心内科隔离病区。张主任的母亲已80多岁,患有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及心脑血管等多种疾病,他趁着进入隔离病区前,把母亲所需的药物及生活用品提前购买并给她送去。
张主任年近60岁,患有高血压病及慢性腰腿痛、慢性荨麻疹、血糖血尿酸升高、失眠等多种慢性疾病。心内科隔离病区开诊后,因值班医生缺乏,两名医生排班困难,他克服困难,与其他年轻医生一起同样值班;张主任的身形胖大,隔离服小,穿脱困难,每次穿隔离服都需要其他队员的帮忙;鞋套小,他就干脆把鞋脱掉,赤脚穿上鞋套。科室同事看他年纪大了,怕高强度工作吃不消,多次劝他休息,但他毅然选择坚守。
有主任在我们上班心里就有底了。这是一个年轻护士对张主任说的话。对于年轻的医务人员,第一次面对这样的疫情,略有一点胆怯,但是看到张主任的坚守,仿佛就是一枚定心丸。
好管家——孙勤(心内科护士长)
昔日的家改装成了三区两通道隔离病区,心内科护士长孙勤也接到了通知,让她带队入驻心内科隔离病区准备收治发热隔离患者。今年已经51岁的护士长,上有80多岁身体欠佳的公婆,下有11个月大的孙子,医院的发热留观病区工作,更重要的是她的痔疮复发,比较严重,连续出血一周,痔核脱出肛门外,每天都十分痛苦,但是她说作为一名高级护理管理人员,又是一名党员,只要能爬,就要履职尽责。
她带着护理团队,为确保医护安全,修订制度,制定流程,清洁病区,细化各种标识,准备各类防护,消杀物品,从早上8:00到下午14:00,一口水都没有喝,看到了病区两区三通道划分明确,各类标识一目了然,病区环境整洁有序,她觉得再多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在隔离病房里,除了对患者进行正常治疗护理外,孙勤和她的护理团队还需照顾患者饮食起居和心理疏导。大侄女,你咋恁好哩,现在的年轻人觉悟高,我最敬重的人就是你们医生、护士,一位70多岁的大娘激动的说。原来大娘不会用手机,在隔离病区里,她的生活用品和饮食吃饭都成了问题。孙勤想都没想,除了给病人准备了洗漱用品,还把自己的一日三餐送给了大娘。连续两天后,护士们心疼的说护士长,您再不吃饭,我们都不吃饭了。
这个病丢人,网上说会留下后遗症,我不想活了,我要自杀跳楼。一个女病人自从来到隔离病区,天天上网查新冠肺炎病情情况,折腾自己,彻夜难眠,心情焦虑。孙勤立即安排科室嘴巴最甜的王云护士每天给她做心理疏导,两天后患者的心情稍有好转,行政查房时,她给病人送去了水果、牛奶,给患者再次沟通,告诉患者:新冠病毒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被病毒吓倒,如果这个病那么可怕,我们还会离你这么近的和你说话吗?随着对患者一天一天的耐心的疏导,这名女患者也渐渐开朗起来,积极配合治疗。
上阵父女兵——岳高峰(心内科副主任)
爸爸,我在四楼,你在六楼,我们一起加油。岳高峰的女儿岳晨曦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1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