嵖岈山风景区位于遂平县城西25公里处,面积平方公里,可游面积52平方公里,是国家级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嵖岈山属伏牛山东缘余脉,因山势嵯峨、怪石林立而得名,又名嵯峨山、玲珑山。总面积54平方公里,海拔米,有“华夏第一盆景”、“天下第一奇山”、“中原飞来峰”、“西游记全书”之美称。嵖岈山历史悠久,春秋时期吴楚在此争雄,吴景王死后葬于嵖岈山的天磨山峰下;东汉光武帝刘秀入主洛阳前曾避难于嵖岈山“桃花洞”;唐末农民起义军首领王仙芝部将尚让曾屯兵嵖岈山,后与黄巢合力守山,现有“黄巢洞”;清朝乾隆皇帝曾三上嵖岈山,现有“乾隆探险洞”和供乾隆居住的“天子窗”。嵖岈山还是《西游记》的发源地。据地方志记载:明朝嘉靖年间,淮安才子吴承恩任浙江长兴县丞,结识了当时诗坛上有名的“后七子”之一的徐中行。徐中行曾任河南汝宁府(现驻马店市)知府,由于厌恶俯仰世事,终辞归故里。二人当时已是莫逆之交。后吴承恩被弹劾下狱,徐中行多方奔走才救得吴承恩出狱。经徐中行劝说并引荐,吴承恩远行以避祸,来到了汝宁府的嵖岈山。吴承恩登上嵖岈山,但见危峦耸峙,群峰叠翠,空洞百窍,层林尽染,气象万千。他大发感慨:“真乃花果仙山也!”当吴承恩从南天门入水帘洞,绕黑风洞,钻桃花洞,至大圣院时,一下子惊呆了。这惟妙惟肖、天造地设的巨大石猴形象,一下子撞开了他酝酿创作《西游记》的灵感闸门。之后吴承恩就在嵖岈山的石洞中住了下来,广泛搜集石猴、猪八戒、白龙马及妖魔鬼怪的传说,潜心创作《西游记》。所以后人说:“嵖岈山就是花果山,石猴子就是孙悟空的原形。”这话并不为过。年,《西游记》剧组把嵖岈山作为拍摄《西游记》续集的外景基地,在嵖岈山拍摄了《西游记》后续16集。
嵖岈山风景区是一个由花岗岩组成的造型奇特的地貌区,由蜜蜡山、南山、北山三大主峰组成,另与六峰山、天磨山、韭菜山、凤凰山、鸽子山等山峰彼此相连,故也有称八大主峰的。
蜜蜡山主峰绝崖耸峙,高米无一缝隙,国内独一无二。顶峰细泉缓流,似蜜汁涂壁,故名蜜蜡山。当地百姓相传,古代有母子二人住在山下,靠儿子砍樵口,母子难以度日。一日母子坐在柴院仰望石峰哀叹,忽见群蜂往来峭壁石洞,蜂蜜在石洞储之过多而溢出,顺石流下,于是母子每日持碗到石下接蜜而食,自此母子得救,后来他们把这一独石巨峰称作蜜蜡山,逢年过节叩头膜拜。
南山奇峰突兀,万石排空。万人洞、舞阳洞、包公庙、桃花洞、五龙宫、乾隆探险洞、天子窗、飞来石、吴公洞、一线天等景点密布。“石猴院”大小石猴天造地设,醉八戒憨态逼真,睡唐僧惟妙惟肖。主峰“莲花掌”酷似莲花出水。万人洞为一天然溶洞,因溶洞可容万人而得名,洞口立有碑刻“万人洞”。该洞深十余里,洞随山势地貌时高时低,时宽时窄,深—米处,有连续7个大洞,最大的一处,洞底约45平方米,小的洞底约15平方米。最高的洞顶达10米,最低的洞顶高3米,最宽处5米,窄处3米。底部平坦,小溪潺潺,积水盈存。游人到洞内可发现,蝙蝠聚集,似猴子水底捞月,成团成串吊在石壁上。这是万人洞独有的一景。舞阳洞深不可知,据说,过去曾有人放进去一只鸭子,后来从舞阳县境内钻出,故而得名。吴公洞是因为相传吴承恩在这洞中住了半年,睡石床,枕石枕,奋笔疾书《西游记》。后来当地群众为了纪念他,就称这石洞为吴公洞了。吴公洞门为石块砌成,有大门,有窗台,门口有五级台阶,下去便有一小水井,井旁是吴承恩亲手栽种的石榴树,如今仍枝繁叶茂。穿过一线天,可到大圣院。天造地设的石猴正当山顶,约有12米多高,有8米方圆,旁边又有一高一矮两只石猴,作十分亲昵的拥抱状,形神兼备。
北山陡峭险峻,气势雄伟。峰顶有老君花园、石灶火、白云洞、关岳庙、天王殿等名胜。白云洞前的“别是洞天”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手迹,洞口常云雾升腾。
位于嵖岈山北侧的天磨山景区面积4平方公里,以其风景秀丽、环境优雅而备受“唐僧师徒”青睐,中央电视台将之作为《西游记》续集的外景拍摄地。新建了环湖木板路、跨湖长桥、观景台、景区山门、生态广场等。其中六峰山谷深峰险,林密竹茂,野趣浓郁,剑鱼石、三道石等景点散布其间。
嵖岈山自古就是游览胜地,无数墨客骚人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词章。明朝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许瓒做诗云:“嵖岈山秀寄仙踪,隐隐云壑十万峰,遗事尚传人已去,洞门宝锁碧苔村。”当游人踏着片片红叶下得山来,望着山脚下牧童晚归、炊烟四起的景象,你可能会感到:嵖岈山的仙气就在这山间的农舍里,一切英雄豪杰源于平常自然,纵是齐天大圣也不例外。
(感谢张家界华盛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支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6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