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双减”专项课题立项评审,朝阳区有8个课题获批立项,立项数量位居全市第一。3月以来,朝阳区规划办根据市规划办关于“双减”立项课题开题要求,周密组织,精心安排,8个立项课题都已顺利开题,“双减”专项课题开题工作圆满完成。本次获准立项的“双减”专项课题具有面向区县和中小学教师、一年研究时限、聚焦“双减”专题、鼓励团队研究等四个显著特征,并且是北京市规划办首次增立的专项课题,内容指向重大改革和突出“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研究形态。

在日前举行的北京市“双减”专项课题示范会上,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张熙副院长就“双减”专项课题相关工作做出部署并提出了三点期待:一是市级和区级课题发挥好排头兵作用,负责人要围绕“双减”政策落地,解决新问题,想出新思路、找到新方法、呈现新样态;二是市级和区级管理者做好同行者,支持课题推进,做到“开好题、到现场、出主意和助宣传”;三是市区联动建立协同团队,以市级立项课题为“点”、以区级立项课题为“线”、以学校和课题负责人为“面”,“点”“线”“面”协同联动,为北京的“双减”工作提供科研支撑。

为了落实组织精神,切实组织好市区校联动的课题研究工作,年3月以来,在朝阳区规划办的整体统筹及科研员的全方位指导下,朝阳区本批立项的8项课题所在的6所学校分别以线上、线下的形式组织完成了开题立项工作。

年3月2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朝阳实验学校召开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双减”课题开题论证会议。

此次进行开题论证的课题是学校科学教师刘金的《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展作业统筹管理的实践研究》“双减”专项课题。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正高级教师李群、北京市朝阳区教师发展中心语文特级教师蒋秀云、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牛楠森博士担任课题论证专家。朝阳区教科所科研员、和平街片区科研负责人庞孝瑾老师全程指导此次开题工作。校长刘明成及课题组其他核心成员共计8人参加现场会,学校其他教师与和平街片区兄弟学校教师余人线上参会,学校课程研究院副院长刘江副校长主持会议。

会议主要分为七个阶段:课题负责人陈述课题开题报告;专家对相关问题进行提问;课题组核心成员代表王雪老师对所提问题进行回答;专家对课题开题工作进行点评并深入指导;庞孝瑾老师宣读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决定;庞孝瑾老师代表市规划办发放立项证书并对学校课题研究工作进行指导;校长刘明成代表学校发言。

课题论证专家们首先肯定了此课题在文献分析方面的全面、系统,指出此课题的研究目标清晰,研究假设合理,研究内容较为完整系统,方法适当,论证分析严密。其次,论证专家们认为课题《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展作业统筹管理的实践研究》选题角度新颖,研究具有超前性,有利于教师专业的提升。

最后,校长刘明成对三位专家给予学校课题的高水平指导以及庞老师对学校工作的认可、支持表示感谢,从多个方面肯定了学校青年教师队伍的成长,特别肯定、祝贺学校年轻教师以及整个团队在市级规划课题申报中成功立项,鼓励学校更多的教师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希望本次开题的课题负责人带领团队深入研究,取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以科研的力量实现减负提质,助力学校发展。

年3月4日,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以腾讯会议的形式,召开了主题为“精心设计,学科融合,落实‘双减’,提质增效”——北京市“十四五”规划年度“双减”专项课题开题论证会。

本次开题论证会邀请了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以及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专家。开题论证会首先由课题负责人赵燕老师进行了开题汇报。三位专家分别给予了课题组前期研究工作的肯定,并针对开题报告的修改及后续研究方向给出了合理化建议和具体详细的指导。

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庞孝瑾老师代表区规划办对本课题的研究提出了建议和期望,并且宣读了北京市规划办关于“‘双减’背景下加强跨学科活动性作业的设计研究”的立项通知书。

和平街一中教科研室张劼主任对参加本次课题开题论证会的专家表达了感谢,并做了开题论证会的总结。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和平街一中非常重视教科研工作,具有科研兴师、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教科研氛围。老师们积极地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教育科研能力得到了不同的提升,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

年3月16日,朝阳区教师发展学院召开了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双减”专项课题开题报告会。中国教科院教师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卿素兰、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白玉萍教授、北京教育学院方麟博士、朝阳区教科所李代远副所长受邀出席指导,课题组成员、科研与课程建设中心等2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

会议伊始,主持人隆重介绍了今天到场指导开题的三位专家;接下来由朝阳区教科所李代远副所长陈述了此次课题申报和立项情况,宣读了杨红和蒋秀云两位老师的立项证书,提议课题组认真听取专家的指导与建议,不断完善研究方案、认真开展课题研究。

课题负责人杨红、蒋秀云老师先后就各自申报的《“双减”背景下教师工作负担及工作感受研究》、《小学语文基础性作业减负增效的课堂教学研究》的硏究目标、研究计划、研究内容、重难点及拟解决的途径、需要的保障措施、预期成果等方面做了陈述。

卿素兰副所长、白玉萍教授、方麟博士听取了开题报告后,对课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富有成效的指导。他们的指导帮助课题组更加精准确立研究方向和思路,进一步明确了核心问题,两位负责人均表示课题组将通力协作,深入推进“双减”课题的研究。

最后,与会人员进行了讨论与交流。虽然是线上开题,但与会教师均热情高涨,老师们怀着对教硏的热忱,带着对教育的思考,各抒己见。开题报告会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年3月18日,芳草地国际学校世纪小学承担的课题《“双减”背景下家校社协同育人策略的行动研究》组织了开题论证会,开题论证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科研负责人任春燕老师主持会议。

王凯副主任、程舟副秘书长、陆志望主任对本课题的报告高度认可,指出:该课题研究目标清晰,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的分析环环相扣,与研究内容高度吻合。课题以实际问题为导向,时效性强,能够为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的构建提供科学理论指导,为实际推进家校社协同探索有效组织方式和运行模式。同时也体现出世纪小学教师团队高水平的科研素养。

“芳草感恩孩子,真心只为学生”,芳草世纪始终在打造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构建高质量的特色课程方面潜心研究、不辍耕耘。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世纪小学将在原有“队伍强、质量优、课程多、特色明”的基础上持续发力,让家长真正参与到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来,凝聚家长、社会智慧共商共治,在双减背景之下,让世纪的孩子更具核心竞争力,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年3月23日,陈分望京实验学校召开了以《基于“双师课堂”理念的课后服务模式创新研究》为选题的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双减”专项课题开题论证会。

会议邀请了北京市基教研中心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二室江峰主任、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任炜东书记、曹洪彪老师、教科所望京学区科研员袁光秀老师及学区部分学校科研干部参加本次开题会。会议由管永新副校长主持,学校刘美玲校长、孟健副校长及课题组全体成员参加本次会议。

教科所袁光秀老师代表规划办宣读了课题立项通知书,并为课题组颁发了课题立项证书。课题负责人管永新副校长代表课题组进行了开题报告汇报,他围绕研究的背景、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计划和研究预期成果等进行了课题开题报告论述。

专家组在听取开题报告后,充分肯定了本课题的优势和实践意义,认为本课题选题新颖,符合当前“双减”要求,研究目标明晰,研究内容具体,研究方法适当,研究设计规范,预期成果具体。同时,专家也围绕课题研究的细节处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建议课题组进一步完善文献综述、进一步理清课题核心概念、进一步拓展研究思路和策略。专家们的指导既高屋建瓴又深入浅出,让课题组的老师们受益匪浅,课题组将按照专家的指导意见,认真修改完善开题报告和实施方案,优化课题研究,力争形成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我校、我区、我市乃至全国义务教学校开展课后服务研究提供有效经验和有益借鉴价值。

最后,刘美玲校长代表学校进行总结讲话,她感谢各位专家领导对学校一如既往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