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中的女娲文化广场。
手托“五彩石”的女娲雕像。
女娲是历史传说中的一位女神,女娲补天和挥鞭造人的故事流传至今。近年来,遂平县把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共同打造女娲文化品牌,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把女娲文化资源优势更好地转化为产业优势,年,遂平县积极开展女娲文化申报参评“中国女娲文化之乡”工作,并获得成功。
始祖女娲源流地遂平县
在遂平县城西部约30公里处有一个丹霞地貌的红石崖景区,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女娲曾经在这里炼石补天、繁衍生息。
红石崖景区
记者驱车从嵖岈山镇政府出发,沿一条蜿蜒曲折的山间小路西行来到这里进行探访,沿途之中山峦叠障、红叶飘舞,自然景色美不胜收。在熟悉当地民俗文化张俊亭老人的带领下,记者一行首先来到位于千风寺遗址入口的女娲文化广场,一尊手托“五彩石”的女娲雕像呈现在记者眼前。据张俊亭介绍,女娲雕像为铸铜雕像,女娲手托“五彩石”,以“补天”传说立意,呈飞天姿势,身体如行云流水,形象端庄优美,仰望宇宙,抬手补天。“这尊雕像是为纪念女娲而修建的。”张俊亭说。
女娲是中华上古之神,人首蛇身,为伏羲之妹,风姓。起初以泥土造人,创造人类社会并建立婚姻制度;而后世间天塌地陷,于是熔彩石以补天,斩龟足以撑天。有人认为,女娲是对母系氏族最高统治者的尊称,而母系社会早于父系社会,从这一点看,女娲才是中华民族的始祖。
女娲故事在遂平县风山一带的民间民俗中得到充分体现。翻开《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河南遂平县卷》,如今仍可见开篇就是《女娲造人》的故事,而故事的讲述和记录者均为遂平县人。遂平的女娲造人也是洪水过后,女娲受玉皇大帝派遣来到人间,用黄土先造泥屋,又在泥屋里造人,吹口气就活了。后来恶龙降灾,天塌了个窟窿,大雨倾盆,女娲先是用石头补天,后用身体补天,又用衣服补了九九八十一天,终于把天补住了。这个故事里有了两个核心的情节,即抟土造人、炼石补天。
鏊子
据说现在遂平人烙烙馍用的鏊子,就是源于女娲补天的故事。相传女娲补天曾用白鳌的鳌壳炼石,完工后,女娲兑现当初的承诺归还鳌壳,善良的白鳌并未因鳌壳熏黑拒收,而是披上黑色的鳌壳愉快地游回水中。女娲为纪念白鳌的恩德,按照鳌壳的样子做成了经久耐用的炊具——鏊子,供人们炊事之用,号召人们学习白鳌的善良和无私精神。遂平乃至整个驻马店地区至今都保留着有用鏊子烙烙馍和做菜馍的习俗,尤以红石崖、风山一带为甚,用鏊子烙出来的烙馍被视为上品佳肴,以招待客人。
年2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组成专家级深入遂平县进行实地考察论证后,决定命名河南省驻马店市遂平县为“中国女娲文化之乡”,并建立“中国女娲文化研究基地”。
嵖岈山风景区
走进遂平,感悟女娲文化
女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是史前文明和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已经开展的中国史前文明探源的重要研究对象。《楚辞·天问》《礼记》《史记》《山海经·大荒西经》《淮南子·览冥训》《涉县志》等史料都有关于女娲的记载。相传上古时期,始祖女娲炼石补天、抟土造人,长期以来形成了脍炙人口、流传广泛的女娲文化,在整个古文化系列中占有重要地位。
女娲文化是人类发展史和民俗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华夏文明和民族精神的重要史料,对研究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女娲文化对实现民族大融合、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丰富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促进文化交流、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女娲文化不仅体现了奇特的民间、民俗文化现象,而且对人生礼仪、人类生存、文化传承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嵖岈山景区
近年来,遂平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女娲文化的挖掘整理与保护,制定了科学的规划,建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召开研讨会,出版论文集和《嵖岈山女娲故事集》,排演有关女娲文化的栏目剧节目,编印女娲文化专刊,创作《女娲文化源流遂平》电视纪录片等进行深度宣传,并投资建设女娲文化广场,修整进入女娲文化遗存区域的进山道路,高起点规划修建女娲庙及女娲文化苑区,对原生态的女娲文化遗址遗迹进行修缮,使女娲文化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与传承。
今日遂平
如今在遂平,女娲文化已经被日常化、生活化、世俗化、地域化和节令化了。其融合、普及的深度与广度,表明了女娲文化在遂平县的延续、传播、挖掘和发展的程度。
昔日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之地,今天,女娲的子孙在女娲之乡,发扬光大女娲创新精神,唱响女娲文化、弘扬开拓创新、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向世界展示出一幅和谐富强的新画卷。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遂平县会更加美丽富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4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