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郭建光

“醉美”红石崖,最火农家乐。一片片裸露的红色岩石在绿叶掩映中显得尤为独特,一座座山、一条条溪流,一座座依山而建的农家宾馆,自然山水相映成趣,并融入现代休闲度假的元素,成为市民假日休闲的首选。而流传的女娲传说,为这片土地披上了神秘的色彩。

女娲补天,古今辉映人文荟萃传今古;抟土造人,山“青”水秀风景独好绘青山。

女娲最早出现于《山海经》,这位上古女神抟土造人和炼石补天的神话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女娲是中华上古之神,人首蛇身,为伏羲之妹,风姓。女娲传说中的一些地名、山川、河流可在现今找到实证,这是女娲文化能够洞穿千年依然闪烁的魅力所在。

著名作家吴伯萧浏览红石崖一带的女娲文化后写出了脍炙人口的散文《猎户》,并选入高中语文传统教材,从而红石崖的美名享誉全国。近年来,遂平县把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共同打造了女娲文化品牌,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把女娲文化资源优势更好地转化为产业优势,年,遂平县被认定为“中国女娲文化之乡”。

女娲文化源远流长

一座座青山之巅,风力发电机的巨大扇叶不停旋转,一条盘山公路曲曲弯弯,位于嵖岈山镇红石崖千风寺山头的一块平地上,耸立着一座女娲塑像。在钢筋水泥的底座之上,金黄的雕塑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以湛蓝的天空为幕布,飞翔在万顷碧波之上,她身披霞衣,肩绕彩带,双手擎起一块五彩石,目光如炬望向浩瀚的宇宙,呈现出灵动而肃穆的姿态。

千风寺其实就是供奉风姓老祖宗的庙,东边有象山、狮子山把门,中间有一条大河。女娲后人住的地方千风躲,背风向阳,山头北边就是“老风口”,再过去就是龙天沟。

在这片典型的丹霞地貌上,山陡林密、幽谷深壑、古树人家、流水潺潺、蝉噪鸟鸣,一步一景,风光旖旎,在当地百姓中流传着女娲传说。

遂平县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女娲传说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西部嵖岈山、红石崖一带,女娲传说妇孺皆知,女娲滚石成婚、抟土造人、炼石补天、擒获恶龙等传说遗迹处处可见,与女娲有关的民俗传承至今。

很久以前,女娲受玉皇大帝派遣来到人间,用黄土先造泥屋,又在泥屋里造人,吹口气就活了。后来恶龙降灾,天塌了个窟窿,大雨倾盆,女娲先用石头补天,后用身体补天,又用衣服补了九九八十一天,终于把天补住了。

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撑四极。据说,女娲补天的时候手忙脚乱,眼看补好天空的时候,苦于找不到能够支撑天空的巨柱,这时候脚下缓缓走来一只巨龟,她就对巨龟说借用它一只足,并信誓旦旦地称补天成功后一定给巨龟一个交代。巨龟强忍剧痛,挽众生于水火,事后并没有要求女娲回报,悄悄离开。

女娲是个说到做到的神仙,她炼制补天的五彩石的时候多炼了一块,可是找不到那只巨龟了。于是为纪念这只断足的巨龟,女娲把这块五彩石做成一只三只脚的鏊子,并且渐渐流传到普通百姓家中。至此,百姓知道了女娲补天的背后有一只舍生取义的仁龟,家家户户用鏊子烙饼享用,就是不忘拯救百姓的那只神龟。

“天皇封弟娲于汝水之阳,后为天子,因称女皇。”所谓“天皇”,即指伏羲氏;弟指女娲;汝水之阳,就是后来的吴房所在地。《世本·氏姓篇》(清张澍补注本)中的这段话明确了女娲被封之地。

“伏羲氏,燧人子也,因风而生,故风姓。”“女娲氏亦风姓……代宓牺立,号曰女希氏。”古代典籍中的记载,明确女娲的后代为风姓。女娲文化在遂平有着广泛和深厚的底蕴,也有着丰富的历史遗迹。传说远古时女娲部族迁徙到“房”地后,在遂平西部山区的“千风躲”躲避灾难,进而落地生根。“千风躲”“娘娘洞”“风陵”“千风寺”以及“前阳风寺”“后阳风寺”等与女娲部落生活相关的遗迹、遗址,现在遂平皆清晰可寻。由此遂平县也被誉为“中国女娲文化之乡”。

人杰地灵文脉相传

蝎子沟位于红石崖村西面的一个山谷里,东西走向。村子中央有条小河。这里的女娲洞为天然山洞,在半山腰间悬崖下,洞口偏东北方向,洞内套洞分上下两层,面积约40平方米,传说女娲、伏羲兄妹在此居住。

《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河南遂平县卷》,开篇就是《女娲造人》的故事。洪水过后,万物荡然无存,只剩下女娲和伏羲兄妹俩在红石崖的山间艰难生存。兄妹俩听从天皇的安排滚磨成亲。他们从山上一人推一盘石磨往下滚,若是合在一块了就结婚;合不到一块,就不用结婚了。女娲和伏羲就在千风躲上滚石磨,一滚滚到嵖岈山上合到了一块,就是如今嵖岈山的天磨,磨盘碾出的深沟就叫磨沟。女娲和伏羲成了亲,都觉得不好意思,一到夜里,女娲就用草遮住脸,而伏羲就用锅烟涂了脸。结果,女娲娘娘生个大肉蛋,气得伏羲把肉蛋抱到千风躲下埋掉,一共生下十个肉蛋。伏羲用砍柴刀砍开肉蛋,蹦出了一百个娃娃,所以,千风躲下的沟叫“歇子沟”,并非“蝎子沟”。

古籍《说文》记载,女娲是混沌世界诞生的第一位神灵,她的身体化生万物。民间传说认为女娲是大地之母。因为,土地是女娲的肉体,山脉是女娲的骨骼,树木是女娲的头发,河流是女娲的血液。

风山寨紧挨蝎子沟南面,海拔不到米。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女娲炼石补天拯救万民之功德,自发在山顶沿悬崖修筑了一座石寨,寨里修建了庙宇,庙内供奉着女娲和伏羲始祖及各路天神。

丹朱封吴房而精围棋。丹朱是“五帝”之一尧的嫡长子,封地在房地,他远离政治中心,才有了大量时间研究围棋,修身养性。

唐玄奘登嵖岈而悟佛理,吴承恩观奇石而作西游。玄奘早期在嵖岈山一带诵经修行,他的大弟子道全、三弟子道一就是嵖岈山人。《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当年为避祸远行,途经嵖岈山,从嵖岈山的石猴、睡唐僧、醉八戒、白龙马等惟妙惟肖的奇石景观中汲取灵感,根据当地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创作了千古巨著《西游记》。山中建有纪念吴承恩的吴公亭。

在脚下这片土地上流传着许许多多的传说,故事,其中有很多记载在历史典籍中,仔细查阅,你会豁然开朗,独特的地理位置,与历史上一次次迁徙变革有着高度的契合,也就有了扎根泥土的历史文化历经千年依旧飘散着芬芳,滋润着后人。

“醉美”红石崖最火农家乐

6月12日中午,位于遂平县嵖岈山镇红石崖附近的老槐树农家乐主人王毛正忙碌着,临时雇来的村民在两个厨房进进出出,端菜、倒水,忙个不停。一锅香喷喷的地锅炖土鸡刚端上桌,很快就被饥肠辘辘的食客一扫而光。鸡汤泡地锅馍、手工面条,游客们吃着聊着,兴致很高。王毛说,附近就是当地著名的红石崖,以红色的石头闻名。山上林木茂盛,自然生态非常好,常有野猪出没。春季山花烂漫,夏季凉爽宜人,秋季野果诱人,冬季白雪皑皑,四季都有风景,顾客接连不断。

记者看到,路两侧星罗棋布的农家乐门前,停放着轿车。游客在树荫下聊天打牌,畅谈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昔日宁静的乡村现在成了居民假日休闲、接触大自然的首选,无形中带动了当地村民通过开农家乐发家致富奔小康。

记者了解到,遂平县以嵖岈山风景区为龙头,以温泉小镇、凤鸣谷、红石崖、龙天沟、狮象湖、人民公社旧址为龙头,分季节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下一步将加大红石崖、龙天沟、狮象湖、银洞峡等景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逐步将这些景点打造成山地公园式的免费开放景点。

其实,这只是我市依托当地自然人文资源发展农家乐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遂平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女娲文化的挖掘整理与保护,制订了科学的规划,建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召开研讨会,出版论文集和《嵖岈山女娲故事集》,排演有关女娲文化的栏目剧节目,编印女娲文化专刊,创作《女娲文化源流遂平》电视纪录片等进行深度宣传,并投资建设女娲文化广场,修整进入女娲文化遗存区域的进山道路,高起点规划修建女娲庙及女娲文化苑区,对原生态的女娲文化遗址、遗迹进行修缮,使女娲文化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与传承。

如今在遂平,女娲文化已经被日常化、生活化、世俗化、地域化和节令化了。其融合、普及的深度与广度,表明了女娲文化在遂平县的延续、传播、挖掘和发展的程度。

遂平县有关女娲的民俗也十分丰富,尤其是当地“支鏊子烙馍”意为“补天”,小孩子戴“虎头风帽”意为纪念女娲娘娘祈求保佑平安,雨天扎“扫天娘娘”挂在门楣上意为祈晴等生活习俗世代相传,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有女娲庙会。

遇见红石崖,山上山下,田野河滩到处都是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赤红色岩体。遇见红石崖,晚秋霜降时节,漫山红枫灿若烟霞,与红色岩体组成一曲澎湃的“自然交响乐”。

红石崖也是红色革命的沃土,这里曾是新四军独立兵团居住地,抗日根据地。年10月,新四军五师在李先念的带领下,与王定烈率领的八路军冀鲁豫军区东八团和王树声率领的八路军河南军区在此胜利会师。

如何让历史文化活起来、火起来,日新月异的红石崖景区深入挖掘文化资源,以优美的自然风光与身后的文化资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游玩,从而带动当地农户发展餐饮、住宿产业带动一方经济,托起村民致富的殷切希望!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12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